什麽叫熱應激?
當熱環境溫度的變化超過人體的適應和調節能力時,就會破壞人體的熱平衡(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體內熱量的過度積累會引起體溫上升等非特異性生理反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食物攝入減少或厭食。
為什麽豬容易產生熱應激?
豬是溫血動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發達,體內熱量釋放較慢,因此,豬很耐熱。飼養實踐證明,適宜豬生長發育的溫度隨著體重和年齡的增加而降低。妊娠母豬18-21℃;哺乳母豬20-22℃;哺乳仔豬29-33℃;仔豬22-25℃;育肥豬19-22℃。
熱應激的主要危害是什麽?
一、對生產性能的影響:
(1) 母豬,影響母豬的喂養、發情、排卵、交配、受孕,顯著降低母豬的發情率、交配率、產仔率、產仔數等;引起分娩應激、產程延長、難產、死胎、少奶或少奶、產後發炎、產後厭食等。
(2) 公豬,影響公豬性欲和精液質量(死精、精子活力差、畸形精子、少精子等)。
(3) 育肥豬,影響育肥豬的采食量和生長速度,降低飼料轉化率,提高料肉比。
2、降低機體免疫力,刺激體內或環境中潛在病原體(如鏈球菌、丹毒、多殺性巴氏杆菌、幼發細胞、血液原生動物等)的感染,引起豬的疾病;影響疫苗免疫應答,導致抗體水平低或免疫失敗。
3、引起豬中暑:中暑是中暑和中暑的總稱。中暑是指豬暴露在陽光下,引起大腦中樞神經係統急性損傷和中樞神經係統嚴重功能障礙的現象。中暑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在炎熱季節和潮濕悶熱的環境中,由於生豬產生熱量增加,散熱減少而引起。
熱應激(中暑)的臨床表現是什麽?
母豬和體況良好的大型肥育豬更容易發生在晚上11點到4點之間。本病急性發作,發病突然,2~3h內可死亡;呼吸急促,心率快,體溫高,四肢無力,走路搖晃;結膜充血紅,抑鬱,食欲不振,嗜酒,常嘔吐;嚴重者體溫升高42℃以上。最後昏迷,躺在地上,四肢癱瘓,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如何做好熱應激預防措施?
1、做好降溫工作,種植楊樹、梧桐等樹木,有效遮陽;降低飼養密度;安裝風扇或風冷器、水幕降溫;加強通風,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將豬圈、母豬、仔豬清洗,不建議清洗。
2、保持足夠的涼水,改進喂養方法(小餐和多餐、濕食、早晚食)。